2025年1月14日,一场聚焦教学设计关键要素的讲座顺利召开。韩主任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预设与达成、导入、板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课堂提问、教学程序、教学语言、教学结课这十个方面进行了经验的分享与示范,为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会议伊始,韩主任首先强调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指出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并提出建议,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情来制定,既要满足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又要突破教学难点。同时,目标的表述需具体规范,可读、可视、可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达成。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进行需求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结构,并注重交流互动,以体现整体性和对个体差异的重视。这种对整体性与个体差异并重的关注,体现了教学设计的人性化与科学性。
在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方面,韩主任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她指出,教师应正确分析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凸显学科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相反,教师应利用科学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的文化基因与价值内涵,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载体。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认同,还能够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育人功能。
此外,讲座还就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提问的设计以及教学程序和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创设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与创造潜能。
教学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事、解不完的题。教学设计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此次专题讲座为教育学院的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交流与学习机会。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教学设计的最新理念与实践经验,还增加了对教育的思考。他们表示将把所学所得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郑楠院长对此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肯定与支持。她表示将继续支持教师们走出去多学习、多思考、进行教学创新;同时也鼓励教师将学生们带出去、多体验、提升学生自己的教师素养与水平。